Flying Spaghetti Monster

2008-10-10

雜記

這篇是在其他地方的回應,這裡稍微做些整理修飾後張貼。


慢慢調藥很好,但會不會讓病人覺得不專業是溝通的問題。

醫病關係一直是問題不小的環節,這方面其實醫生的責任會比較大一點,當然有些病患主觀意識太強烈也是問題。

但投藥前不說明,或是避重就輕含糊帶過,一但有什麼問題發生,病患搞到最後很容易不相信醫生,或是改尋求狂開猛藥的"名醫"。

當然在此不是說名醫就只會開藥,但這類有不好經驗的病人心目中的醫生就是"藥到病除",自而然在尋求醫生的途中就比較容易找上這種很敢開藥的醫生。而且,調藥需要時間與病人的互動,難度自然不在話下,除非慢性疾病需要長期使用藥物,為避免藥物副作用太強烈才需要這樣做。

另外病症緩急也是一個原因,現在一般常識都知道抗生素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我舉一個一般人也有可能遇到的情況,就是修剪指甲不慎引起的急性甲溝炎,這情況可以嚴重到蜂窩性組織炎也可能只是傷口紅腫個幾天而已,通常到皮膚科或外科求診的病患都是痛到受不了的情況,有興趣的人拿根針往自己的指甲縫裡刺刺看就知道了(不過,真的敢試請確實消毒!XD),這樣的情況下清乾淨傷口後用藥以外用藥膏與口服抗生素為主,這裡是必要之惡,如果不確實把傷口發炎情況壓下來,最嚴重的情況是截肢甚至死亡。

這情況下醫生沒有那個時間跟你慢慢調藥,當然是直接投下確定有效的藥物來確保病症不惡化。

不過──你所吃到的藥是醫生懶得說明直接下重藥或真的是情況需要?這部份其實還是要信任專業判斷,一般人不會清楚這之間的差異性。

最明顯的大概就是感冒了,其實這部份有不少說法,有人說感冒不需要看醫生、有人說感冒不需要吃藥也會好。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稱,實際上致病源有很多,很多人都知道流行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導致的,但其實也有細菌導致感冒的情況。除了流感有針對病毒的疫苗可以預防外,其他病源導致的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是才是主力。 打流感疫苗其實是有必要的, 有時候病毒導致的感冒會併發或續發感細菌感染,抵抗力較弱的高風險群可以藉此避免一樣高風險病源。

感冒看醫生主要是從病症上區別病源,有些人可能會很奇怪為什麼醫生總是很喜歡去問痰的顏色,這是一個區別的指標,另外還有一些症狀可供醫生做參考,詳細的分別有興趣的人不妨去查查看。

另外,很多病初期症狀非常類似感冒,如果不加以區別很容易延誤醫治。

簡單來說,需要看醫生主要原因有:
1.確定是否只是一般感冒而非其他病症。
2.確認感冒類型。
3.避免併發症。

那為什麼有人主張不必吃藥不用看醫生?如果真的是一般感冒,其實主要還是靠人體免疫系統去對抗,這裡講一個毒物學基本概念:「任何物質都有其毒性,而決定毒性的是關鍵是劑量。」任何藥物都有其副作用,只是每個人體質不同不一定會出現,你吃下每一種藥都存在著承擔副作用的風險,包括中藥也是。( 鄉親啊!不要再相信吃中藥不傷身這種神奇的事了。),如果不必吃藥就可以好,那多吃的藥會加重身體負擔,也可以說是一件浪費資源又沒意義的事。

但是一般人畢竟不懂那些艱澀的東西,你不去看醫生就必須承擔將其他病症誤判為感冒的風險。不過這裡我們就不討論醫生的誤診了。

接著我們回頭看看我上頭打了多少字,如果每看一次診醫生都要講解一次,情況會怎樣?溝通兩個字說的簡單,但實際上要將專業知識翻譯成一般人都聽得懂的字句,是很龐大的工程(如果有技職體系的學生,請隨便抽一本專業書籍,隨便翻開一頁內容然後試著對完全沒基礎的人講解這一頁在講些什麼東西,實際上醫生跟病人講解用藥、病症就很類似這情況,你必須跳過一些術語與研究,直接用讓對方瞭解的方式講述),外加不是每一個病人都這麼好講話,而且,醫生也算看盡人生百態的行業...

醫病關係私底下講講是無所謂,不過實際上戰場常常是丟一邊的,有些人會主張只要把病醫好就好是無可厚非的事,我自己在跟人講都常常講的很煩,天天面對上百個病人的從業人就不難想像是怎樣一回事了。

一般人只要記得一件事,遇到親切講解仔細的醫生就好好聽他說完,會嫌醫生囉唆的人不是沒有,而這也是造成醫生不喜歡多說的原因之一(多說多錯其實是常有的事。),而一般人就診記得一件事"醫生不說,你可以問"。

問什麼?
1.醫生你開的藥,比較常見的副作用有哪些?
2.藥吃了以後,出現什麼症狀我要馬上停藥回診?
3.我這個病,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事項嗎?

這裡舉一個我個人遇到的情況,腰椎間盤突出症,認識那個人的時候知道他有這毛病建議他去醫院,沒想到他唸了一長串科別給我,後來主要敘述醫生告訴他如果藥吃了沒用就只能開刀,但他不想開刀。

藥是什麼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胃藥,這些大概是有關節病變的標準配備了,藥是拿了但他沒吃,因為西藥傷身吃多不好。這還是某次他喊痛時,自己爆的料,當他拿出的藥不像一般藥局能入手的東西時,一問才知道那是他去一些相關門診時拿的,但他不敢吃。

後來找了些資料給他看,吃藥其實是正規治療的一種,藥物無效時才考慮動刀,如果吃藥能好是最好的事,開刀對身體的負擔比較大能免則免是比較好的考量。

我問他醫生有沒有告訴你開這些藥的原因及治療的目的與療程?答案當然是沒有,也就是說醫生只告訴他病名後開藥,最後說藥吃不好就必須要開刀,簡單明瞭。

但是病人的思考不會這麼簡單明瞭。

因為A=B,而B=C,所以A=C。

為什麼說這句?因為醫生也可以說是直接把A=C丟到你面前,甚至他可能覺得A=C太簡單不想浪費時間去說。

至於那個人,目前好像在尋求民俗治療,最後會怎樣我也不知道。

好吧,其實醫療是很專門的東西,我常常看到有自稱醫生的人在抱怨病人都不信任專業從業人員,但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其實會被挑戰專業領域的不是只有醫生嘛!XD

別人一台電腦5分鐘搞定,你花了3個小時才解決,客人也可能會覺得你是不是不夠專業才搞了這麼久。

有不少領域在根本問題上遇到的情況,其實是很類似的,只是醫病關係上需要廢話的東西比較多一點。

最後──任何媒體(包括電視、報紙、雜誌、網路等)的訊息都不可能取代正規醫療,有病請去看醫生,對用藥有疑問可以洽詢藥師(有些大型醫院有藥物諮詢服務,有空請多去坐坐不要放過他們XD)

對病症有疑問可以問醫生(他不說,你可以問),當然你要上網查資料也是可以,但網路訊息不可確定因素太多,你必須有能力過濾出雜質。

我曾經看過一篇非常勇敢的言論,大意是說她的老公開刀醫生開了消炎藥給他,最後她果決的把消炎藥給丟了,因為西藥就是毒藥。鄉親啊!中藥也會傷身也會吃死人的,我相信那位太太是有練過的──好孩子不要學喔!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