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與女
【男與女】
之前在水區PO一篇新聞,大意是說韓國很多企業女性主管會對男性職員性騷擾或是有一些歧視男性的舉止言行,當時我看到那篇報導的第一反應是:「天下的烏鴉一般黑,無論雌雄!」一般這句話常用來形容男人都很差勁,但我常常在想──公烏鴉是黑的,母烏鴉難不成是白的?
其實這是一個很無奈的現象。
有人或許會說過去女權被壓抑那麼久,現在只是討點利息回來而已。所以說去除大男人主義的結果就是用大女人主義代替嘍?想到這裡我不禁想笑了,講來講去都是在兜圈子而已,你打我一拳我還你一腳,或許這樣的鬧劇會持續到世界末日吧!
這社會無時無刻都存在著歧視,這點不用舉例,就用常理判斷即可。怎麼說呢?人類常常掛在嘴邊的標語正是做不好的地方,為什麼每次選舉都要喊「公平、公正、公 開」?為什麼學校常常精神訓話說不要做弊?為什麼我們老是大喊男女平等?這都是一樣的,正因為我們做的不夠好所以才要常常提醒自己,已經做的很好甚至習以為常了誰還需要常常講出來?
男女真的平等嗎?我從來都不這麼認為。硬是要比較的結果,會變成類似「莎士比亞與愛因斯坦誰比較偉大」的鳥問題,沒錯男女平不平等就是一個鳥問題,更鳥的情況甚至可以變成「一公里與一公斤哪一個比較大?」。
女權運動至今毛病不少,在台灣最為人垢病的在於「好的都搶壞的都推」,最常被搬上臺面的恐怕就是兵役問題了,這話題也一度炒的非常火熱,真的去當兵或者極力 爭取的女性也滿多的,但誰敢真的把女性列為徵兵對象?你說男女不是平等嗎?女性力氣比較小?呃...我記得現在還存在著一些少數的母系社會體制,女性的體 力真的會比較差?如果接受一樣的訓練,誰還敢保證?
我是覺得,與其狂喊男女平等、女權主義,不如先正視男女間的差異與本身的不平等,蒙上一層假象後很容易失去方向...
就自己的個人經驗,不少人還挺樂於利用性別上帶來的優勢,而這些優勢的來源就是社會大眾的一般感觀,男性就得如何又如何、女性就得如何又如何,不說別的如果 一個男人在街上哭鬧,圍觀的人會怎麼想?如果一個女人在街上哭鬧,圍觀的人會怎麼想?女性流淚、無理取鬧好像變成了一種約定成俗的規矩似的被眾人允許(就 算不被允許也可能被認定女性這樣是正常的),而男性就應該有堅毅的樣子因為那才算是男孩子。偶爾有與眾不同的人出現,眾人必定投以異樣的眼光,然後冠上一 些名號如「男人婆」、「娘娘腔」、「女強人」、「小白臉」...這就是一種歧視了,不是嗎?
這就是為什麼在看完「第十二頁」(請參考與莎士比亞共進晚餐一文)後,我說那是敲進我心裡的表演,因為我實際上想到而且有所感觸的是這個問題。
有些問題過去存在著,未來也會繼續頑強地存在著...歧視不可能完全消失,但可以減少發生的頻率,問題就出在歧視者與被歧視者是否可以改變觀念...
最後我想我提一個問題好了,我記得女權運動有一個訴求是「男人可以做的工作,我們女人也可以」,那麼...路上一些工作老是在「限女性」,這是不是也是一種歧視呢?
當然,我知道女性一般心思較為細膩、外型方面較為討喜,所以較受服務業歡迎,顧客也比較樂見漂亮的女孩子為自己服務。也有一些行業真的比較適合女性本身具有的特點,但就此限定女性,是否恰當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