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ing Spaghetti Monster

2009-05-29

半年階段性心得(1)

撇開當初在學時通勤不說,真的開始騎車大概也半年了,但時間上其實我自己也有點忘記了,只知道購入健身車前一個多月開始騎。

買健身車是因為想做到天天騎車,除非必要下雨天我不想出門騎車,不過到現在嘛──除非真的下雨我不想碰那臺健身車。

理由其實很簡單,減少耗損,那臺買來沒多久就已經送修一次了,原因大概是真的操他操太兇了,加上地板有些不平很難改善騎久真的有差,現在有騎的話大概都是放輕檔輕輕踩踏了,說真的當初爬文有爬到健身車與腳踏車其實差很多,當時其實沒放在心上,半年後回頭看──沒錯,真的差很多。

不過差異性恐怕是與價格成反比,如果你有錢直接敗一臺飛輪車,那這就不成立了,只是很抱歉叫我買飛輪車我寧願穿雨衣去騎車。


有些單車教學訓練上會使用飛輪車校正姿勢或訓練,效果跟單車直接上訓練臺差多少我就不清楚了,因為這兩種價格都不低,就算是用借的──還真的會怕玩壞。

坦白說,這臺便宜的健身車真的有幫助到我,剛開始騎家中那臺單速淑女車出門其實技巧、姿勢都相當不正確,騎不遠就算了還怕需要打電話道路救援(雖然這到目前為止沒發生過),騎健身車下了車就可以休息不用害怕各種情況能安心把體力榨乾。

把健身車操到送修前我幾乎是天天騎他個2~30公里,下車還要記得把車身上的汗擦乾免得生鏽。那陣子幾乎沒什麼出門騎車,送修後騎著車出門晃一圈突然感覺非常輕鬆,我想當時不管在心肺功能與肌耐力上都有不算少的成長,至少能支撐完當時選擇的路線。

剛開始,我是固定範圍,選擇一個自己能負擔有緩坡的路線,依據當時暖身路段決定路線串接順序,最後購入廉價里程表時,其中一條剛開始會讓我下車腳軟有著最多上坡的組合其長度是12公里左右,購入里程表時也同時開始注意姿勢的校正,最後根據教學試出所謂的圓形踩踏,雖然不知道對不對,但起碼舊的方式在里程達到15km時膝蓋會爆,簡易土炮調整姿勢並把MP3塵封專心注意踩踏時的第一次試車──里程大約17km。

一直到開始每天騎完都冰敷,並且看完復健科然後買了兩條髕骨帶的現在,膝蓋已經沒有出現太大的毛病,而且根據症狀我發現我的髕骨軟化症可能已經很久了。

其實本來膝蓋活動角度大時都會有異響,只是因為偶爾才會小痛所以一直都忽略掉了,是過度使用後(我幾乎天天騎車,都是晚上夜騎)真的開始痛起來去爬文才知道這問題。加上剛開始不短的時間內其實我都是用對膝蓋負擔對大的姿勢在騎車,最後是去單車行買新的座管自己換掉才達到比較舒適的高度。

24日,我騎著這臺單速淑女車去蒜頭糖廠吃冰順便找找許久未見的老同學,也算是試試自己的能耐,不過其實心裡還是怕怕的,所以沒跟他講打算說如果他不在就真的只是去吃冰。

3小時08分21秒,總里程53.97公里,極速31.8,均速17.2。

這是後來回家抄的,往返總記錄。除了一小段路左膝蓋有稍微抱怨外,其他情況都很OK。

也多虧出發前有看到PTT一篇文章。

bicycle版,文章代碼:#1A5_4CJR,作者jsoccer,標題:R: [問題] 我這樣的需求買BIKE DAY適合嗎?

但一定要「齒比綿密」才能保護關節嗎?也沒有啊,不然騎單速車的不是個個爆膝蓋?
騎乘者自己有沒有辦法「聆聽自己身體的聲音」、「掌握騎乘時的節奏」才是更重要的
器材祇是輔助。

一路上我特別注意身體的狀況與協調性,力求以我能做到最省力的方式保持一定速度,也記得精華區中許多人對長程距離飲食方面的建議(對我來說單程24公里左右已經夠遠了,不過這小子不夠意思,縣府對面加油站旁邊的馬路整個封起了來居然從來都沒跟我提過,害我繞了好大一圈才找到──地圖查詢是24公里不過最後終於找到路進去後都快接近30了。)。

最累的其實是回程,不知道怎樣回程時速度有比較快,大概是因為回程時天色已暗吧(不過我倒很認份的有帶前後燈,就是怕最後會拖到天黑)。均速能拉到17.2其實都是靠回程,記得到糖廠時均速也才接近15而已。

也只能說那些騎淑女車環島的真是強到不像話,遠程方面淑女車真的是夠累人,就算是特別注意姿勢,手跟屁股的酸痛還是會有,尤其我又沒有車褲,也只能忍或休息了。

沒有留言: